近日,虽然上游纱线原料再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之势,尤其是棉花价位升幅相对较明显,普遍在500元/T左右,个别地区升幅在600-700元/T之间。如河南、苏北地区等,目前329级内地棉花价格基本在13000-13300元/T之间,本次上涨主要缘由是棉农对于2.20-2.30元/市斤的籽棉价格均抱不愿卖的心里,去年的籽棉价约在3.70元/市斤,所以棉籽的收购价有所上调,目前籽棉收购价普遍在2。60元/市斤以上,那么如果折算成皮棉价格也应在13000元/T以上,因而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棉花市价也相应推涨。而粘胶短纤价格也继续小幅攀升,本周市场行情报价普遍又有100元/T左右的上涨,现115D*38MM粘胶短纤成交价格基本在16000-16400元/T之间,较高市场报价也有在16500-16000元/T,并且部分粘胶短纤厂家供货相对偏紧,厂家普遍压力不大。另外看涤纶短纤行情在前期出现200-300元/T的价格回落后,本周由于上游聚酯原料的再次走坚及十方聚酯联合报价的出台,对合同内用户达到厂最低行业指导价为12000元/T,给了涤纶短纤有力的支撑,使用权相对而处于亏损边缘的短纤厂家有了上升的意向,市场报价为由前期的11500-11700元/T报涨至目前的11600-11800元/T。在本周上游纱线原材料相继出现走热的情况下,其纱类行情却依然呈现较为平淡态势,市场上价格上升无力,销售不温不火,尤其是全棉纱行情更令人匪夷所思,部分品种实际成交价格甚至仍有小幅阴跃现象,目前32S针织用纱钱清市场中心成交价19400元/T,总之纱线价格在上游原料回升之迹,却仍然反应迟钝,价、量上升无力,令纺纱厂叫苦不迭,仍然挣扎在成本及亏损边缘。那么近期市场为何出现“上热下冷”的反常态势,对此原因略作分析。
首先:纱类价格无力上冲最关键的因素不外乎是缺少下游用量的支撑。目前虽正值传统的纺织旺季,但从有关数据分析,最近部分地区小织布厂的停机率接近40%,而绍、萧地区的综合开机率也仅为75%-80%之间,尤其是大园机织机的开机率一直较为低调,目前江苏常熟地区大园机开机率约为65%左右,而且织布厂普遍有坯布库存,由于今年面料销售一直不温不火,价格又相比来说较低,织厂有亏损现象,目前大多数织厂反映,因坯布仓库存储上的压力较大,不灵,对原料的进货更是慎之不慎,所以对原料需求是只降不升。
其次:纺纱厂的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普遍较大,金钱上的压力较大,而下游织厂对原料的需求是相对低迷,纺纱下其本以出货为主,所以竞相压价,出货现象仍较严重。虽然今年纱线行情迎来了冬季,据有关联的资料表明,今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利润仅增长15.6%,比上年同期回落42.3%,亏损面达25%,但今年棉纺织厂1-6月的投资额仍高达134亿元,增长35%,而纱线%,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50万吨,而03年合计产量为983.4万吨。而纱线需求的低迷不振,部分纺纱厂甚至有低价抛货现象,如某厂涤粘50S/2中长强捻纱供货介只要22000元/T,更有一些棉纺厂反映,现在不是价格的问题,而是有没有人买的问题,所以尤其是棉纺厂的处境更为艰难,据调查,新疆地区棉纺织企业的开工率不足60%,根本原因是仓库存储上的压力较大,资金缺口大,几乎无钱买棉花。
再次,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,使我国出口受阻,外单较少。如出口退税率的下调,反倾销的打击,美国对针织衣、胸衣、袍有的设限及明年配额的取消导致部分企业下半年延迟出口,同时也使客户下单低调,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,今年上半年纱线、棉织物的出口下降分别为2%、9.5%,而且,不管是坯布还是服装,我国的价格普遍高于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国家,反而使国内的部分企业有进口这些国家的坯布之举,对国内的坯布市场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为此,出口和接单使织厂基本无利可图,织厂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,更对后市以观望心态占据主导地位,所以短期内纱线的需求量将难有什么改观。
另外,由于经营商的利润太低(多数经营商保本或微利),况且对后市普遍看淡,经营商基本以消化库存或以销定时的经营方式为主,理解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包括明年春、夏季纱线的市场行情都难有什么起色,所以对原料的时货热情长期处在较低点。